🔀🧟🍤
小时候掀妈妈裙子
AI的顺从性可能会让青少年形成“人际关系应有求必应”的认知偏差,对真实社交产生影响。唐义诚指出,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需要妥协、需要处理冲突,甚至接受拒绝,但这些AI都无法模拟。现实中,你很难在凌晨两点给朋友打电话倾诉烦恼,但AI却可以随时回应,且从不抱怨。这种“24小时在线”“永远积极反馈”的特性,可能让青少年形成“情感舒适圈”,削弱他们处理真实矛盾的能力。他们可能会回避现实社交中的批评、玩笑甚至冲突,而这些往往是人际交往中绕不开的成长课题。
此外,唐义诚指出,青少年通过AI倾诉烦恼的过程,与心理咨询领域的“表达性书写治疗”类似。这种疗法需要通过文字记录真实感受实现情绪疏导,与传统的写日记倾诉功能相通。而AI心理树洞相比于这两者的优势在于“有回应”。当我们获得AI的共情反馈时,大脑会触发催产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产生与真实社交类似的放松感、舒适感,这种神经机制也使得和AI聊天的感受要优于单向书写。
社交媒体上,可以搜到各种《把AI调教出“活人感”》的攻略。用户通过设定AI人设掀起母亲裙子从后面插进,可模拟与严厉师长、亲密朋友等角色的对话。唐义诚表示,这种“角色扮演”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社交训练”:通过设定不同性格的AI对话对象,青少年可以尝试与不同性格特质的人打交道,提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减少对社交的恐惧和焦虑。
但AI始终无法复刻真实社交的重要因素——非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对于青少年情感感知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唐义诚指出,心理学中有一个“55387原则”——人际沟通中,视觉信息,例如表情、动作等占总影响因素的55%;听觉,也就是语音、语调等占38%;语言内容仅占7%。目前AI几乎只能提供文字或标准化语音,难以传递复杂的情感。例如,朋友、亲人间的会心一笑、欲言又止的停顿等都承载着大量的情感信息,而这些是AI所不能体会,也无法提供的。
🐐(撰稿:孟俊贤)韩骏升:突破事务主义的“窄门”
2025/04/12姚桦蓓⚁
美伊进入生死局,俄罗斯为何拒绝军援伊朗?普京在下一盘大棋
2025/04/12吴锦融🎰
台南孔庙举行春祭传扬儒学精神
2025/04/12茅桂秀💇
合肥中欧班列新增至布拉格线路
2025/04/12郝松炎🍔
重磅!三孩生育政策来了
2025/04/12濮阳萱思🥁
花缘:全球朋友圈在等一朵花开
2025/04/11东方露国🚲
网民称家里的房顶被大风掀走了
2025/04/11徐秀山🦋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贵金属纪念币
2025/04/11终洋君h
美媒:白宫加征关税致投资者及消费者忧虑华尔街预测美经济衰退风险大增
2025/04/10屠彬堂q
外媒:美军“肯尼迪”号核动力航母交付面临延误
2025/04/10洪航凝💂